Skip to Content

國際間食因性疾病頻傳,呼籲民眾注意飲食衛生「不生食」、「不生飲」及「飯前便後勤洗手」

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及國際疫情資料顯示,今年國際間嚴重的食因性疾病疫情頻傳,近年因外籍勞工之引進,國人出國工作、經商或旅遊等國際交流頻繁,增加境外移入傳染病並在國內散布之風險,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加強防範,落實「不生食」、「不生飲」及「飯前便後勤洗手」的良好衛生習慣以降低罹病之風險。


疾管局指出,工廠食品量產、銷售網路擴大、生食料理與生機飲食盛行等,是近年國際間食因性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。國際上除了霍亂、傷寒等疾病持續發生於東南亞、中南美洲及非洲等國家外,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,食因性疾病亦無法倖免,例如德國芽菜引起出血性大腸桿菌O104疫情,造成歐洲及北美洲超過4,000名報告病例,50人死亡;4月下旬發生在日本烤肉連鎖店的出血性大腸桿菌O111疫情確定病例81位,4人死亡,經調查與生牛肉料理具有高度關聯性;今年9月因美國科羅拉多州某農場哈密瓜引起的李斯特菌症疫情,截至日前已有28死亡;另美國因牛絞肉造成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疫情或污染食品導致沙門氏菌感染事件亦經常發生。 


我國在公共衛生上的努力與推行各項防疫措施,環境衛生的改善及國人生活水準的提高,與鄰近之東南亞國家比較,過去因糞口途徑傳播之疾病在我國已較為少見。然而由於國際交流頻繁,台灣33年未曾發生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布氏桿菌症,即於今年已出現5例布氏桿菌症境外移入病例,其中4名於出國期間曾生飲奶製品而感染;另出國前往印尼及柬埔寨旅遊之痢疾群聚事件亦經常發生。國人近年對於異國食品接受程度增加,如生肉或生菜料理等,亦將增加食因性疾病感染之機會,造成國內防疫的威脅。


食因性疾病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,攝食受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或嘔吐物污染的水或食物而傳染,也可經由與病人的密切接觸傳染。食因性疾病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燒、腹瀉(水樣便、血便及黏液便等)、腹痛、噁心及嘔吐等症狀。
民眾如有相關疑問可參閱疾管局全球資訊網(http://www.cdc.gov.tw),或撥打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洽詢。


 


 


 

更新日期: 
Sat, 2011-10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