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戶外運動防熱傷害3要訣 「多喝白開水、選擇適當時間與場所、備妥裝備」!

台灣現在已進入盛夏,而逐漸飆高的氣溫,讓民眾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大幅增加。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,戶外運動時應牢記3要訣「多喝白開水、選擇適當時間與場所、備妥裝備」,並注意安全,才能享受樂動、長保健康,避免發生熱傷害。

防熱傷害三要訣


由於將進入酷熱的炎夏時序,氣溫有可能持續飆高,民眾應提高警覺,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戶外運動時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:

一、    多喝白開水:


(
)運動前2-3個小時飲用500㏄的水;運動前1020分鐘飲用200300

的水;運動過程中每1020分鐘飲用200300㏄的水;運動後體重每減少0.1公斤,需補充約150㏄的水分,以避免脫水。


(
)不論活動程度如何,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,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;但若

醫囑限制少量或服用利尿劑等藥物者,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,應喝多少量

為宜。


(
)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,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的水分。


(
)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,應飲用室溫的水,以避免胃不舒服。


二、選擇適當時間與場所:

()選擇氣溫較低的日期或樹蔭下進行戶外運動。

()將戶外活動安排在早晨或傍晚的時間,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於烈日

下活動。
(
)睡眠充足,至少睡足68個小時。
(
)若覺得輕微頭痛、精神混亂、虛弱、昏厥應儘快至涼爽的地區,或至陰涼處

休息。


三、備妥裝備:


(
)穿著輕便、淺色、寬鬆的衣服,選擇透氣、吸水或排汗的衣物。

()穿著支撐力佳,包覆性好、鞋墊軟硬適中、質輕且抓地力好、
防水透氣的運動鞋,購買前兩腳均須試穿,並保留腳尖到鞋尖有一指寬。

()各類身體活動項目都有其特殊性,合適的裝備能有效預防運動傷
害,如護腕、護膝、紫外線太強時戴太陽眼鏡、戴寬邊帽及擦防曬乳液,挑選裝備時最重要的考量是功能性。

國民健康署提醒您,當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溫度高於40、口乾、脫水、肌肉痙攣、情緒不穩等熱傷害症狀時,應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、設法降低體溫(如鬆脫衣物、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)、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,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。




 

 

更新日期: 
Mon, 2014-07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