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餐後心悸、冒冷汗,功能性低血糖惹禍,醫師盤點改善低6要素

文章出處:常春月刊490期

40歲的李先生午餐後常出現手抖、心悸、肚子餓、冒冷汗、虛弱感等症狀,有時騎車出門辦事,甚至需要緊急暫停趕緊吃東西,症狀才會改善。原來李先生是所謂的「功能性低血糖症」患者,又稱「餐後低血糖患者」,因胰島素對血糖急速竄升較不敏感,以致餐後分泌過多,造成低血糖,做糖尿病篩檢後,確診為早期糖尿病的患者,所幸經過飲食及藥物調整,後續門診規律控制中。

 

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欣寧表示,當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小於70mgdl,就稱作「低血糖」,血液中的葡萄糖補充速度比流失速度慢時,就會引起血糖過低。餐後低血糖與第2型糖尿病一樣,好發在中年以後,受生活型態及西式飲食習慣的影響,病例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,亞洲地區的發生率更高於歐美。若有第2型糖尿病家族病史或過去曾有血糖偏高等現象,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的危險因子,需特別注意。

 

低血糖症狀多 

 

輕度低血糖症狀以交感神經症狀為主,此時意識清楚,但可能出現心悸、手抖、冒汗、飢餓、煩躁、心跳加快、焦慮、 頭暈等情形;中度低血糖則開始出現中樞神經葡萄糖減少症狀,此時注意力無法集中,出現嗜睡、視力模糊、噁心等情形;重度低血糖則可能影響到腦神經功能, 出現失去反應能力、抽搐,甚至昏迷等 情形。

 

前日本女子排球隊選手杉山明美曾因易倦、焦躁、精神難集中、突然襲來的飢餓感所苦,初次病發是返家途中感到異常疲勞與飢餓,她大啖麵包後疲倦感立刻消除,以為是肚子餓而虛脫;杉山明美原以為自己壓力大或體力不足,後來因為頻繁的暈眩、手抖等症狀而就醫,才知道原來罹患「功能性低血糖症」。

 

造成低血糖4原因 

 

黃欣寧進一步指出,除了糖尿病前期會有可能出現功能性低血糖的症狀,其他造成餐後低血糖的原因,包含縮胃或胃繞道手術、胰島素自體免疫症候群、胰島素瘤等。

 

糖尿病前期

糖尿病前期或早期糖尿病人在用餐後,尤其是高澱粉含量的米飯或麵食,經胃、小腸消化分解為葡萄糖,吸收後血糖就會快速上升,由於初期胰島素分泌對於血糖快速上升較為不敏感,在血糖持續上升後,使得後來胰島素才分泌過高,讓血糖降得太快,反而餐後35小時可能會發生低血糖。

 

縮小胃或繞道手術

曾接受縮胃或胃繞道手術的病人比較容易得到,因食物很快進到腸胃道,胃排空的速度跟以往不同,胰島素分泌的功能受影響,除了食物中高澱粉較易引起血糖上升因而刺激胰島素分泌外,腸泌素尤其是GLP-1的分泌,除加強胰島素分泌幅度外,也抑制升糖素的分泌,導致血糖下降。

 

藥物性低血糖症

糖尿病患者注射了過量的胰島素之後或者口服降血糖藥劑之後,亦有可能出現狀況。媒體曾報導一名65歲的糖尿病患者,使用預混型胰島素控制血糖後,在家意識不清,送至急診,發現是低血糖造成;在急診經給予葡萄糖水後,意識清醒過來,醫師問診後發現,婦人沒有量測血糖習慣,即使食慾不振,依舊施打同樣劑量的胰島素,致使出現低血糖症狀。

 

容易導致低血糖的原因和一些糖尿病藥物相關,例如施打胰島素或服用降血糖藥後,但沒有攝取食物,有些是藥物劑量過重或是運動過度,可能會導致身體消耗過多的糖分,進而導致低血糖。

 

肝腎功能不佳的病人,空腹喝酒也可能會造成低血糖,因為肝臟可以幫助製造和儲存糖分,當肝臟功能不良時,就會影響糖分的儲存和釋放,經過藥物以及生活習慣調整,即可改善。

 

胰島素瘤

胰島素瘤是種罕見且生長緩慢的腫瘤,主要以空腹低血糖表現;胰島素瘤並不常見,發生率每百萬人每年13 例,任何年紀均有可能發生,以4050歲為高峰期。黃欣寧曾遇過一位60歲張小姐,常常覺得有飢餓感而不停進食,造成體重逐漸上升,在一次頭暈不適送急診,才發現為低血糖,後來發現是罹患胰島素瘤。

 

胰島素瘤的患者,因胰島素瘤會分泌過量的胰島素,引起低血糖,導致低血糖昏迷,損害腦組織,由於胰島素瘤病例不多,很容易被誤診。治療以手術為主,需盡早治療。由於胰島素分泌多,造成血糖降低,患者常覺得飢餓,要一直吃東西才能緩解症狀,因此有3050%的病人會體重增加,也容易因反覆發生低血糖昏迷,腦細胞缺乏葡萄糖使得功能受損,記憶力下降、動作遲緩,影響生活和工作。

 

改善低血糖6要素

 

無論是打了太多胰島素,沒有定時進餐、過度運動或飲酒過度,都可能讓腦部血糖過低而無法正常作用,患者因而昏倒。如果身體出現低血糖的狀況,先確認造成低血糖的原因。


釐清是功能性低血糖或其他原因引起,回到源頭才能對症下藥。若是功能性低血糖,飲食建議增加纖維質的攝取,當血糖上升的比較慢,胰島素就不會被刺激分泌那麼快,若飲食的部分沒有辦法改善,可以搭配藥物治療。

 

控制飲食:目標以減少血糖值的波動,減少每餐澱份的攝取。飲食方面,少量多餐,然後盡量吃低GI的食物,避免過度食用高GI值的食物,如蛋糕、甜點、含糖飲料等加工過的精緻食物等。

 

定時進餐:採少量多餐方式用餐,避免兩餐間隔時間過長,也避免長時間斷食或過度節食。主食以低GI指數的糙米、蕎麥麵、全麥製品、脫脂牛奶為主,注意飲食均衡與多樣性。

 

適量運動:避免運動太激烈或突然增加運動強度,運動過度可能會導致身體消耗過多的糖分,進而導致低血糖。

 

適當休息:不宜過度操勞,但也不要熬夜,會導致身體血壓調節差,從生活方式調整,預防低血糖症的發生。

 

密切關注醫囑:避免自行更改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劑量。

 

規律監測血糖值:定時檢測血糖值並記錄血糖值,及時調整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劑量。

 

進食順序會影響血糖波動

 

進食順序也可能影響血糖的控制,先吃菜可增加蔬菜量,如葉菜類、豆莢類、菇菌類,不含根莖類。接著是蛋白質食物,如:肉、魚、蛋類,可減緩胃排空及減少血糖波動。碳水化合物放在最後,米飯或混有根莖類或核果的米飯,以減少攝取量及熱量,更有利於穩定血糖。